close
很開心這次可以參與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本次以竹為主題,也為此將會寫三篇文章來紀念這次的活動,以下是展區的電子地圖介紹,官網有有搜尋即可看到,內文的每個展示作品都有附上官網連結欣賞更多細部介紹。

 

景點1:  記憶的光廊
藝術家使用客家傳統竹編用品的編織方法及特有圖樣,以竹子為主要創作材料,織作數個竹編拱門參差排列,形成多層次的廊道空間。不僅以此勾起人們對客家生活的浪漫情懷,同時藉機打造屬於記憶的隧道,任民眾悠遊穿梭,增添樂趣與喜悅。

《記憶的光廊》在白天陽光的照耀下,地面將隨著竹編的織紋輪廓以及日照的角度變換而呈現豐富的圖樣變化,塑造低頭即見光影映照於地面,抬頭便仰望藍天的悠然時光,希冀藉由本件作品與自然地景的互動效果,並呈現連綿接續與傳承的多重文化意象。(引用官網介紹)

    
 
景點2: WA(輪·環·和)
藝術家期待與臺灣民眾一起共創的《WA(輪・環・和)》作品,靈感來自於日文發音相同的三個漢字,意味著眾人發揮自己自身力量並試圖實現和諧的循環之輪。作品將運用竹雕的形式融入設置地點並作為光環境使用。直立式的設置方式呼應都市的景觀線變化,整體造型線條則帶有如自然之風一般的流動感。

通過點亮「竹燈」的創作活動,彷彿也亮起一盞盞蘊含心願的祈願之燈。打造出日常之中的非日常空間的同時,也串連起「人與人、人與故鄉、人與自然」的連結,從而為在地居民提供重新看待自身土地的契機,及照亮地方魅力與未來的可能性。(引用官網介紹)
 
 
夜晚的似乎比白天美?
 
景點3:  漣圈
是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師生與平鎮高連社區(雙連里、高雙里)居民共同創作,結合當地盛行的紡織業和竹編工藝特色,以居民日常的衣物及線材為編織材料、大小不同的圓為單元,桃園地景色彩為織帶,利用漣漪的同心圓,和星狀的編織手法連結而成。當我們行走在石門大圳過嶺步道時,視線被「漣圈」引導並看見隱藏於陂塘、水田和三合院的共生關係。透過「漣圈」的藝術共創,產生人與人的新連結,進一步連繫起人與這塊土地的記憶與想像。(引用官網介紹)

 

 
景點4: 高雙陂塘漣漪迷宮》是在稻田裡的自然雕塑,位於桃園市的農田區。美麗的稻田景象,勾起藝術家的童年回憶,水田裡的漣漪,伴隨著勞動者的耕作,慢慢蕩漾開來,成為藝術家最美麗的創作與生命養分。在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雕塑作品,就像是農夫細心照料下,金黃飽滿成長的收成。藝術家以水為意象,成為其創作的思考觸媒與實踐,並結合迷宮的概念而成形。人類在面對自然時顯得渺小,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處也都是美麗的。我們的生命也是在不斷尋覓的過程中成長。(引用官網介紹)

 

 

景點5: 水 ‧ 源  
掬水,是生而為人的本能,雙手併攏或交疊出足以盛水之容器,將水捧起後可以飲用、清洗、澆灌…若說水是生命之源,掬水則是不可或缺的儀式。我們為生命而飲用;為潔淨而清洗;為作物而澆灌,澆灌出土地與人的連結,人與人的連結,交纏出各樣美麗的文化。本作品以掬水作為主要意象,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如同大地之母的賜予,也象徵著人將水帶往陸地,此水孕育萬物滋養眾生,才使生命延續而生生不息,代表著我們都是水與土地的一份子。(引用官網介紹)
 
跟官網不符的是展示期間都在水中央無法靠近拍照
景點6: 慢撥 曼波
 阿美族傳統社會中,竹、藤編織是男性的基本生活技能,同時成就了藝術家創作的基石,其運用竹片及竹管等不同形式的竹材,將其解構、重塑,模擬搭建出往日用於運輸、農忙等工作的竹筏意象,不僅營造出陂塘間的親水氛圍,作品呈現也在溫潤中帶趣味,傳遞生活美好的感受。


桃園臺地曾是千塘之鄉,時至今日,因產業變遷、高度都市化,桃園仍能保有陂塘景觀殊屬難得。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水天一色的景致下恣意遙望,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一邊懷想先民善用環境特質的智慧。(引用官網介紹)

 

可惜天氣不佳,展期間都是下雨、不然就是陰天土未乾,
因此無法向前坐在竹以上拍照,官網有是可看。


景點7:沉積層:椰林大道 

順著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向前,會到達一處如窗景的「窗點」,而在「窗點」的草地左右,是整齊排列的二列椰子樹。臺灣對椰子樹在造景的利用上有著很西方的傳統,這種希臘列柱的視覺思考,以熱帶植物作為實現的媒介,無機的大理石對上有機的熱帶植物⋯⋯。
椰子樹殊途同歸的融合性,隱喻著文化群體本身的包容度,和其東西方融合的變化性,以及其在變化後,隨著時代而固著下的一種傳統性的更新。如同岩石經過自然作用,形成的沉積「岩層」,從上而下,隨著時間排序的大地記憶。而文化也是如此,藝術在此作為最新「地層」帶來的可能性。(引用官網介紹)

椰林大道此作品可點選上述連結看官網照更加驚艷

景點8:人身甘泉
 
《人蔘甘泉》以定格動畫呈現臺灣的人文風景,影射臺灣當代社會不同層面的奇境。
 
動畫影片:點選連結

 
景點9:我們的時光
 
本藝術裝置作品邀請了在國際及臺灣各地擅長以結合自然工法的策展人及原住民藝術家團隊,以大量搜集而來的大小原木以直面的方式大量聚集並列,再以橫向連結的擴散方式圈圍在過去為軍眷陣地的大樹與大樹之間,透過了策展人及原住民藝術家的概念及實作的藝術共創歷程,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樹之下及周邊,以堆疊時間及空間的概念,砌出了足以仰望天際下的樹影的美好生活縫隙的時光,以及讓老少皆得以停留或仰臥於此的感性位所。(引用官網介紹)
 
    
(圖片取自官網)
                       
景點10:聚會所

本次地景藝術節特別邀請,緬甸建築師梭溫措所領軍的建築團體 Pounamu Bamboo Design & Construction,帶來自然取材之作品《聚會所》。
建築師結合緬甸傳統的榫接工藝,發揮竹材獨有的彎曲韌性,使用當代防腐技術延長竹建築的使用壽命,在《聚會所》中除看見具體的竹建築幾何線條外,亦感受緬甸人將物資利用最大化的表現,傳遞永續建築、友善社區的理念。從臺灣就地取材,使用臺灣孟宗竹與桂竹施作,融合出緬甸與臺灣兩地的風土風格。(引用官網介紹)
 
景點11: 穿梭之間

曾經緊張肅殺的軍事碉堡,在歷史更替後轉為遊玩休憩的親子公園。縫合新舊文化共融間,嘗試透過洞口的意象連結兩個時空,引領觀者一窺洞後歷史的痕跡。
透過抽象及具象穿插著感性與理性的線條與色塊,交織出流動而無限延伸的類似樹木年輪的無限迴圈,象徵著時空經過包容新舊文化交融後的持續地多元成長。
當我們試圖以一種近宣洩式的張力劃破出一道洞口時,時空也被轉譯成了一種流動的狀態,而身處在兩個時空交錯的觀者,也將再次促使這段歷史有更多想像與對話。(引用官網介紹)
 
                     


11/16.2020下一篇更精彩2/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桃園地景藝術節
    全站熱搜

    斜槓阿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